心臟病急診- 心包填塞/心包膜積液
▸ 心包膜是圍繞在心臟和主動脈、腔靜脈和肺動脈近端的結構,是心臟的外部保護層,可以減少心臟和周圍組織之間的摩擦。
▸ 心包填塞(cardiac tamponade)指的是心包膜積液導致心包膜內壓力上升至一定程度,使得心室充血能力下降,進而引發心輸出量減少的一種狀態。若未適時處理,低血壓、全身性靜脈鬱血及血液灌流不佳將可能導致心臟和其他器官發生休克至死亡。
短時間內、快速累積的少量積液可能明顯增加心包膜內壓力導致急性心包填塞,相對地,心包膜可能會適應慢慢累積的液體,使壓力不致上升太多。
▸ 心包膜積液可能原因
① 鬱血性心衰竭、右心衰竭
② 左心房破裂(患有慢性二尖瓣膜疾病的狗)
③ 貓傳染性腹膜炎(只有貓會有)
④ 腫瘤(血管肉瘤(常見於狗)、主動脈體瘤、間皮瘤、淋巴肉瘤、轉移之惡性腫瘤等等)
⑤ 腹膜心包囊橫膈疝氣(PDDH)
⑥ 凝血功能障礙、老鼠藥中毒、免疫媒介性的血管炎
⑦ 細菌性的心包膜炎(如穿刺傷導致)
⑧ 黴菌性的心包膜炎(如球孢子菌(Coccidioidomycosis)、放線菌(Actinomycosis)感染)
⑨ 自發性、尿毒症、低白蛋白血症
▸ 常見症狀如虛弱、運動不耐、突然倒下、咳嗽、呼吸短淺/呼吸困難、腹部脹大及食慾不振等。
▸ 診斷
理學檢查可發現心音模糊、心跳過速、脈搏弱且強度不一,另外也可見到黏膜蒼白、微血管再充血時間延長、頸靜脈擴張、腹水及肝脾腫大等。
心臟超音波是最適合用來診斷心包膜積液及心包填塞的工具,除了可以看見液體量、心包膜厚度,也可以檢查心臟是否有腫瘤。
若心包膜積液量多的話,胸腔x光檢查通常可以看到典型的球形心臟。
心電圖檢查可以看到心臟電交替現象(electrical alternans),也就是心跳之間的QRS波形的振幅出現偏移基線的交替變化,主要是因為心臟在充滿液體的心包膜中跳動搖擺引起的心電軸變化有關。
▸ 治療方式
❶ 心包膜穿刺
先將部份心包膜積液抽出,減輕內部壓力並將抽出檢體進行化驗,通常過程會搭配超音波導引及心電圖監控病患狀態。
➋ 內科治療
治療引發心包膜積液形成的主因,如先天結構異常、鬱血性心衰竭、低白蛋白血症等; 若為腫瘤導致則可考慮搭配合適化療進行治療; 若為細菌性感染則需搭配抗生素治療。
➌ 外科治療
◎ 心包膜切除
可用於自發性、反覆出現心包膜積液、限制性心包膜疾病、心包膜炎或是作為緩解治療用於腫瘤引發之積液等情況。
◎ 腹膜心包囊橫膈疝氣修復
針對有症狀之病患,手術修復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項。然而於慢性病患,手術過程可能面臨因組織沾黏而剝離困難的問題,因此在年紀較大、無症狀患者,長期追蹤監控是比較好的方式。


▸Case 1: 16歲慢性心臟病老犬,長期服用心臟藥物,x光影像顯示心臟巨大⬆︎。

▸ Case 1:心包膜穿刺抽出清澈液體(右心衰竭導致)⬆︎。

▸ Case 2:5歲貓咪精神食慾下降且呼吸急促,超音波可見胸腹水及心包囊積液⬆︎。
▸ 抽出的積液送檢結果,細菌培養陰性(無細菌感染),而貓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為陽性反應(貓傳染性腹膜炎導致)。